app拉新头部企业,很多公司打着招聘旗号最后竟然是合伙人?
凡是一开始就搞合伙人的公司都是耍流氓!
谢邀!
大家好!我是@非知名作家心河黎 ,很高兴跟大家分享一下对这个问题的想法。
题主的问题说得很清楚了,一直面试,却被招聘公司拉作合伙人。
什么是合伙人呢?
从公司法的角度看,就是股东,股东里面有实际资金入股,也有分干股的,就是不花钱,技术入股。股东的话都是要签协议的,并且公证,具有法律效应,能参加公司经营决策,能分红……具体去买本公司法的小册子看一看。
还有一种合伙人,就是事业伙伴,公司经营管理合伙人,可能没有股份,但有期权,就是你为公司创造了效益,公司会在未来几年给你一定股份,且可以变现。这样的合伙人一般都是公司的元老,没有5-10的司龄是肯定没有份的,且这些都是有协议的,必须公证的。
除此之外,任何合伙人都不具备法律效应,因此基本上都是口头上的承诺,既没有什么保障,也没有什么实质意义。
题主你提到的公司,基本上都是一些新兴行业或公司,基本上打着这样的旗号,招摇撞骗。
为什么要这么搞呢?
一旦给你签了合伙人协议,但没有公证,具有一定法律效应,却没有实质作用。老板随时可以作废。
这样操作对于公司来说有如下好处:
可以不发工资,或发很少的工资,可以大幅度降低成本。可以不缴纳社保和公积金,又是一笔成本可以节省。可以不受劳动法学约束,可以随时让你走人,还不用补偿和赔偿。可以进行其他我们还不知道的操作,而且公司不用负责,比如以合伙人的名义进行融资贷款……所以,市场上如此多的公司这么操作,基本上都是忽悠入世不深或社会经验不足的人,也可能吸引那些想着一夜暴富或不劳而获的人。
如果你是一个踏实本分,勤劳致富的人,就不要去了。
软件工程毕业的以后会成为程序员吗?
参考《计算机相关专业学生就业与发展方向解析》,大部分还是做程序员的,但不同方向值得思考!
一、综述
经过研究计本专业与软工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可以看出这两个专业的学生应该具备良好的计算机科学基础理论、软件工程理论、软件开发实施基础理论,奠定了IT行业长远发展的基础。而对学生初入IT互联网、软件开发行业来讲还是欠缺直接与产业对接的实践性技术,比如前端开发框架Vue、Hadoop与Spark大数据开发技术、Python编程语言等,学生可以依据以下从业方向分析酌情做出发展方向的合理选择。以下我们首先对IT与互联网行业现状、薪酬分析、行业人才画像、行业前景、人才趋势进行调研与分析,之后重点对从业方向进行详细分析,以期望能够对计算机相关专业学生择业与就业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二、IT与互联网行业
1. IT与互联网行业招聘全景(2017年/2018年)
1) 在人才需求升级的同时,IT与互联网公司对人才技能的要求也在逐渐提高。
2) BOSS直聘研究院数据显示,2017年在雇主发布的职位说明中,Python技能需求增速达到174%,居于首位,Spark、Hadoop等大数据技能需求增幅也十分靠前。
3) 以数据分析师为例,2015年,超过40%的职位技能要求中只提到了SQL或HIVE,而到2017年,这一比例已降至30%以下,半数岗位要求候选人还须掌握通用编程技能(Python、Java),数据挖掘技能(R语言,SAS)以及数据可视化等技能,其他岗位技能要求也普遍较过去更为严格。
4) 对于应届生来说,科班出身正成为进入IT互联网行业的先决条件。部分开发类岗位因技术含金量较高,专业匹配度达到90%以上。
5) 企业对人才院校背景也更为关注,双一流大学人才获得的企业关注频率是普通学生的2倍以上,特别是在高端岗位的招聘中,这一现状更为普遍。
2. IT与互联网行业薪酬分析(2017年/2018年)
1)2017年,互联网行业平均招聘薪酬达到1.06万元,同比上升3.1%。受AI、大数据等新兴行业高级技术职位大量涌现及基础岗位薪资回调影响,互联网薪资分化逐渐加剧,前10%高薪职位平均薪资是低薪职位的8.1倍,较2016年的7.9倍进一步扩大。
2)技术岗位薪酬停止普涨 新兴职位薪资大幅上升,两极分化现象开始显现。以AI、大数据为代表的新兴技术岗位薪资出现明显上升。特别是人工智能岗位,由于人才严重供不应求,企业普遍一掷千金争抢顶级人才。
3)在薪资涨幅方面,新兴技术岗位也普遍排在前列,图像算法、推荐算法、深度学习岗位薪资增幅均在15%以上,大数据类岗位仅次于人工智能。相比之下,通用类岗位程序员由于从业人数不断上升,人才稀缺程度大幅缓解,招聘薪酬不升反降,过去几年格外吃香的PHP、.Net、iOS、Java等职位招聘薪资在下半年出现了2-3%的回调。
4)随着大批IT互联网企业向技术驱动型转变,技术人才在企业中薪资占比逐年提高。面对不断增加的薪资成本,部分公司开始削减销售和市场类基层岗位的招聘薪酬,以此平衡薪资预算。2017年,销售、市场类岗位整体平均招聘薪酬分别同比回落4.3%和3.5%。
5)北上深杭平均月薪过万 增幅超其他城市。
6)游戏、泛娱乐领域薪酬涨幅领跑行业,资深内容运营、内容策划和设计类人才薪资涨幅达到10%以上,高出其他领域同等岗位。
3. IT与互联网行业人才画像(2017年/2018年)
1)从业者平均年龄降低,高学历占比逐年上升。
2)数学专业走红,专业背景占比增幅超100%。
3)从人才专业背景分布来看,计算机类专业不出意外包揽前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以7.4%的占比排名第一,软件工程紧随其后,电子和通讯类专业排名同样十分靠前。
4)大数据、AI技术的飞速发展令数学背景人才愈发吃香,应用数学成为近两年互联网行业人才专业占比提升最快的学科。
5)AI、大数据等新兴岗位人才最为抢手,普通技术型岗位、如Java,PHP等有不同程度的减少。随着越来越多IT互联网公司开始加强用户体验,UI交互设计、UI视觉设计人才迎来翻身仗,抢手程度大幅提升,综合竞争力超过PHP、Android等技术人才。
6)数据科学、人工智能等岗位站在了潮流最前端。
4. IT互联网行业前景
1) 2017/2018年人才紧缺指数IT互联网行业遥遥领先。
2) 在被调查的众多行业中,IT软件成为2018年四季度人才吸引力指数最高的行业,环比上升71.8%;互联网和教育培训行业人才吸引力指数继续排名二三,指数绝对值均有小幅下降。2018年四季度,在日益激烈的技术竞争浪潮下,人工智能和数据科学相关的前沿技术类岗位保持着极高的人才吸引力优势,承包了大部分高薪岗位,大量通用型人才寻求转型。其中,推荐算法、架构师和数据架构师为月平均薪资最高三个岗位,分别达33570元、30510元和29623元。数据来源:《BOSS直聘:2018年Q4人才吸引力报告》
5. IT技术发展脉络
左边是IT平台变迁、右边是软件开发技术演进
测试、UI、营销技术也会因此不断演化
6. IT人才趋势分析
1) 互联网行业人才需求高度集中,北上广深杭五座城市的互联网人才需求占到了全国的63%(数据来源:BOSS直聘)
2) 技术驱动成为主流趋势,高级人才广受追捧,从巨头到创业公司,为寻找新的增长动力,纷纷转向技术驱动,力图通过技术手段提高综合竞争力。
7. IT与互联网从业方向分析
1) 可选从业方向
2) 技术 or 市场 or 管理?
2017年是互联网行业全面转向技术驱动的一年,技术类人才招聘需求已经占到整体人才需求的25%。在人工智能热潮的驱动之下,AI相关岗位人才需求飙升,然而缺口依然超过百万。2017年还是热门职位更迭的一年。与人工智能、数据科学等前沿技术相关的职位热度显著提升;移动互联网红利日渐消退,通用开发基础岗位的平均薪酬和需求均进入下行通道。(数据来源:BOSS直聘)
建议:以技术作为进入职场的手段,从业5年左右也转型市场、运营、管理,有技术功底做强力支撑会具备很大的优势。
3) 从业方向简要点评:
a. 硬件开发、嵌入式开发、物联网开发电子与物联网相关专业比较合适,计本与软工专业不是很合适。
b. IT项目经理、产品经理往往需要3~5年以上行业经验。
c. Java企业级应用开发形势走低、企业要求提高到需要三年或以上经验,入行薪酬比几年前下降明显,学习难度也不低,已经不大适合作为职场入门选择的方向。
d. Android、iOS原生移动App开发需求量下滑很多,市场份额很多被可跨平台的HTML5所抢占,就业困难,很多业内人员处于不敢轻易跳槽的状况,已经不大适合作为职场入门选择的方向。
e. 大数据、人工智能方向处于爆炸增长的前沿,现在进入是具备先发优势并获得红利的,其中人工智能相对大数据门槛更高,现在直接学习人工智能方向可能会面临就业困难,学历、数学功底等是从业人工智能的硬条件。相比之下大数据开发是普通应用本科与优秀的专科学生较好的选择,以后等人工智能不断地出现的新框架,会逐步降低开发难度,我们也可以顺利地从大数据转型到人工智能,成为复合型人才。适合作为计算机相关本专科中上游学生的职场入门好选择之一。
f. 软件测试是从软件开发中分离出来的,软件测试作为质量保证的最好手段日益得到重视,随着IT业成熟度越来越高,客户对软件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好公司大公司更加重视软件质量,需要的测试人员数量逐步增长,测试人员的出路主要是大公司好公司,这是软件测试从业人员的一个巨大的优势。难度比通用软件开发要低,是我们计算机相关本专科学习不是很扎实的学生职业好方向之一。
g. HTML5前端开发也是从软件开发中分离出来的独立岗位,专注于Web端、APP端、微信小程序的前端构建工作,开发难度相较与后端服务器程序的开发难度相对要第一点,HTML5前端开发适应面很广,Web端与APP端都可以使用,与后台服务器端编程语言无关,无论是Java、PHP、Python都可以结合使用。因此HTML5前端人才需求也比较旺盛,是我们计算机相关本专科大部分学生的好选择之一。
h. 追求个性化、追求良好的用户体验、良好的视觉体验与交互性对广告、海报、商品、网站、APP等产品来说至关重要,UI设计方向是美术、艺术等专业的比较好的选择。
i. 互联商务运营偏向营销型,适合电商、市场营销类专业。
j. 运维方向两极分化严重,初级的运维就是所谓的网管,需要做很多低级的技术支持工作,高级运维需要掌握编程技术,比如通过shell/Python编写自动化运维脚本,但是高级运维需要5年以上的初级运维经验支撑才能有良好的发展空间,Linux需要相当熟练。
k. DBA数据库管理员也是挺好的职业,但是招聘根本不接受初学者,业界往往是程序员转行或高级运维兼做DBA。
4) 计本与软工学生从业建议
综合上述各种分析,基本上可以给出如下建议:
A) 对自己有信心学习扎实的学生可以选择大数据开发与Python开发方向,未来向人工智能开发方向进军。
B)普通的学生可以选择HTML5前端开发方向,更努力更多地付出也可以选择大数据开发与Python开发方向。
C) 不是很扎实的或对自己信心不足的学生可以选择Python自动化测试或前端开发方向发展,Python自动化测试对编程功底要求不是很高,甚至比前端开发难度还要低。
5) 择业与就业分析思路
同学们需要兼顾主观因素与客观因素,将以上因素综合考虑!
为什么像滴滴美团这种大公司?
先说两个题目存在的问题:
1、融资并不一定是因为缺钱,也可能是因为它只是单纯地不想用自己的钱;
2、滴滴和美团真不一定有钱,只是你感觉它比较有钱而已,实际上它缺钱缺的不是一星半点。
所以这个问题其实就是解释“值钱”和“赚钱”这两个概念的问题。
“赚钱”的公司是解决刚需的,是供应消费市场的;“值钱”的公司是引领时代的,是培养消费市场的。
那它们为什么要一直不断地进行融资呢?主要有这些方面的原因:
1、独角兽企业的产生有两种,一种是自然产生的,也就是社会发展到了一定的阶段之后,人们的生活习惯等各方面就会自主的产生变化,而这个时候谁能够满足人们习惯转变而带来的需求,那谁就能成为独角兽企业,这个可以用以前的王朝更替来形容;另一种就是催生的,这就好比现在的某些巨头企业,他们在大多数人还没反应过来的时候就已经在布局了,但是既然是“催生”,那么布好局以后怎么样才能让更多的人意识到呢?那就需要广告,什么广告最好呢?第一舍得投钱的广告最吸引人,第二有钱人打的广告最吸引人。所以融资本身就是一种较为张扬的宣传,一轮一轮的融资,一层一层地培养消费习惯。
2、这样的公司想要发展、持续维护自己独角兽的形象,自然是需要不断地提升和完善自己的硬实力的,包括建设自身软件系统、人才储备等等,而这些都是需要花钱的,只有不断的融资才能保证自己的资金链,否则资金链一旦断裂,没有雄厚的资本支撑系统的运转,崩塌就是一瞬间的事。另外公司能做到这个程度,周围就会有太多虎视眈眈地盯着等着撕裂它的人,它只能保持高昂的姿态才能防止自己不打盹,所以就需要不断的扩大规模、以极快的速度占领市场、建立起牢不可破的防火墙,而这些也是需要钱的。
3、未雨绸缪,公司并不是缺钱了才会去融资,如果真正到了缺钱的时候再去融资,那能够融到资的概率是很低的,因为一家真正好的公司,资本是会主动找你的,一直没找你那肯定是你还不够好,你赚钱的时候他都觉得你够好,你现在缺钱了,他只会庆幸自己的判断是对的,还怎么可能投资给你呢?
4、你能走多远取决于你跟谁站在一起,做企业不可能一帆风顺,如果说没有资方跟自己站一起的企业风险是100%,那么有一个资方跟自己站一起,企业风险就能下降50%,有两个资方,风险就能降低60%,有三个资方,风险就能降低65%.......,所以融资越多,资本投入越大,就是老板想死,资方都不会让你死,这就跟你在银行贷款一样,你欠银行一万块,天天有人打电话催你骂你,搞不好还打你,但你要是欠银行10个亿你试试,不定时的上门给你嘘寒问暖,还定时的给你安排送礼、体检,生怕你个“好歹”。
5、自然是奔着上市去的,因为一家公司上市之前是股东的,上市之后它就可能是全人类的,上市之前它只能赚部分人的钱,但是上市之后它就有可能赚任何人的钱。大多数公司上市不就是奔着圈钱去的嘛。当然,上市的好处不止是钱,还有很多很多,比如美女为什么都想嫁入豪门,仅仅是豪门有钱吗?当然不是......
6、跟第四条性质差不多,当第一轮资本成功进入后,先进入的资方会想办法帮你引进第二位资方、第二位资方会跟第一位资方共同帮你引进第三位资方......,原因很简单,谁的钱都想利益最大化,尤其是资本的钱,那么怎么才能利益最大化呢?那就得让钱动起来,不能一直在你这里放着对吧!另外不论谁做投资,那都是有风险的,所以鸡蛋不可能放在一个篮子里,所以第一位资方假如花了1000万投资你占了你25%的股份,那么时机成熟的时候他会帮你引进第二位资方,第二位资方进来的时候假如也投了1000万,那么他占得股份一定比25%要低,所以我们理想化一点可以这么想,第一位资方投资了1000万占了你25%,紧接着第一位资方帮你引进了第二位资方,第一位资方从自己的25%中拿出了20%的股份卖给了第二位资方,价值1000万。所以对第一位资方来说,投资的钱一分没少,还白赚了你5%的股份,万一你将来上市了那就是成倍地赚,万一你不上市,他也不损失什么。对你来说,公司貌似没进账,但是公司的估值增加了啊,原来公司25%的股份能卖1000万,现在20%就能卖1000万了,说明公司是值钱的,只要公司值钱就不怕没人买,比如古玩有价吗?自然是越值钱越有价。对第二位资方来说,1000万能成就第一位资方,就会有其他人来成就自己,所以他根本不担心,说句不好听的,当第二位资方进来后,即使这公司做的越来越烂了,已经不可能找不到第三位资方了,他也不担心自己会亏,你知道是为什么吗?评论区见大神
上面就是关于app拉新头部企业的回答了,同时还做了对app拉新头部企业的一些说明,如果关于这个软件拉新你有什么不懂的话可以给我们说明哦。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