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拉新促活留存,如何运营一个App?
一款app上线之后,最关心的问题是什么?就是运营,不管那种方式都是围绕“拉新、促活、留存”这几点来操作的。
APP上线后,不是急于去推广你的产品。而是先培养种子用户到QQ群或者微信公众平台,收集用户的建议和反馈信息。以打磨APP的产品体验为主。产品是基础,良好的用户体验至关重要。
产品完善之后就是制定推广方案了。针对不同的用户群体制定实施不同的推广方式来引流推广。
最后要做好用户分析,客户的留存活动
如何推广游戏app?
一、首先需要了解游戏APP运营推广需要做什么?
1.引用百度百科的内容:游戏APP运营推广主要是对游戏APP流量的监控分析、目标用户为研究、游戏APP日常更新及内容编辑、网络营销策划及推广等内容。
2.游戏APP运营推广可以理解为:扩大游戏APP的用户数量——留住用户——对游戏APP流量进行统计分析——提高用户的活跃度——实现营收。
简单来说就是:拉新—留存—促活—营收。
今天先讲讲拉新和留存。
二、拉新
拉新是指拉来新用户,最直接的指标就是新增用户数。用户是游戏APP生命的源泉,是游戏APP价值的共同创造者,有了新用户才能给游戏APP带来新的价值。
常见的拉新方法:
1.各大应用商店推广:游戏APP在应用商店上架是推广的第一步,也是APP初期获得用户的主要来源,各大应用商店都有免费的首发资源位。
2.建百科:百科权重高,在游戏APP刚出来的时候,网上关于APP的介绍一片空白,建立百科可以让用户快速的了解游戏APP。
3.新媒体运营:通过在新媒体的运营推广,来吸引用户并引导用户下载游戏APP。常用的新媒体平台有:微信、微博、今日头条等等。
4.地推推广:在人流量多的地方进行地推推广,比如发传单、贴广告等。
5.寻找平台推荐:在新游戏APP的发布的时候,可以去争取在各个应用商店的首发资源,包括像新品推荐、豌豆荚的设计奖等曝光机会。
6.SEO/ASO:通过优化让用户搜索关键词时,游戏APP能够排到靠前的位置。
7.换量互推:可以找其他游戏APP应用的内置推荐位进行换量互推。
8.活动营销:通过策划运营推广活动来拉用户,这是一个比较简单直接的方法,通过有趣的活动内容、参与方式等让用户了解游戏APP,激励用户去下载注册游戏APP。
礼物说会倒闭吗?
最新的数据是:两周新增用户破100万,GMV超1500万
今年端午节,你收到了多少粽子?榜妹收到了十几份,而且很多来自同一家公司——礼物说。不过严格说来,这些粽子并非“礼物说”直接提供,而是由真功夫出品、五芳斋代工,再经由自媒体人,分发到粉丝手中的。
6月4日至18日,礼物说小程序联合数百家自媒体大号、精品社群、知名企业及线下连锁品牌同时送粽子,累计送出200多万个粽子,共同制造了一场刷屏级营销事件。
上周,“礼物说”披露了营销数据:两周新用户破100万,GMV超1500万。这背后,是为其两个月的策划。近日,量子程序专访了“礼物说”创始人温城辉,希望找到“礼物说”营销的秘诀。
一场送粽子的狂欢:
“礼物说”如何让用户“玩起来”?
礼物说小程序的玩法很简单:微信上送礼、对方填地址、免费送上门。送礼人可以在小程序中挑选礼物,然后在“直接送礼”、“定时抽奖”和“满人抽奖”三种玩法中任选其一,发送给微信好友。
今年4月,礼物说小程序内测期间,温城辉在一个群里发了礼物说小程序,由此引发一场互抢礼物的大战,群友从晚上8点玩到了第二天凌晨3点,期间共刷出价值30万元的礼物。温城辉将其称为“三点钟礼物群”。
为什么礼物说小程序,让人有送礼物和抢礼物的欲望?温城辉表示,一年只有端午、中秋、春节三个全民节日,送礼需求明确且集中,运营方可以针对性地预测和部署。“严格来讲,4月正式上线小程序起,我们就已经开始准备这次的营销活动。”
温城辉提到,信息爆炸的时代,只有“超预期”才能在消费者脑中“劈开一个位置”。所以活动准备过程中,“礼物说”把大量的时间成本花在了超预期体验的打磨上。
首先是“陌生场景熟悉化”。礼物说小程序的一个口号是:像发红包一样发礼物。小程序界面设计也借鉴了微信红包,同样是红底黄字,只不过中间的“开”字变成了“抽”。
其次是不打扰用户。礼物说小程序没有强制分销裂变,用户每次转发都有节日场景和社交需求。即便一位用户抢了多盒粽子,一般也会选择送一些给友人,实际上又是一对一的拉新。
最后,促活和留存方面,礼物说小程序根据用户需求,设置了“礼物开奖”、“礼物领取”、“填写地址”等消息模板,召回用户的同时,小程序主界面还有公共抽奖区,吸引用户参与。
温城辉表示,这次活动效果整体达到预期,但也有不足:
第一,6月12日六神磊磊在公众号上,以“拼手速”模式送了5万份粽子。后台1秒钟涌入20多万访问量,导致小程序运行1分钟后崩溃,晚上有了腾讯云协助,才紧急修复好。
第二, 由于礼物说小程序有“发礼物”和“领礼物”两个场景,因此除了和传统电商一样提前5-7天出现买礼物高峰外,礼物说还在临近节日的几天甚至当天有一次高峰,但这部分需求没有准确预见,导致小高峰时没有足够的粽子礼盒,造成了一部分销售额损失。
第三,低估了用户质量。礼物说小程序的商品列表中,售价几十元的轻享粽子礼盒排在首位,实际上售价100多元的大礼盒卖得最好,如果能给后者多曝光,销售额会更好。
海陆空立体“整合营销”
“礼物说”如何建立品牌心智
事实上,早在今年4月5日,礼物说小程序就与全棉时代、三只松鼠、阿芙、WIS 等多家品牌进行联合营销,通过用户自发的社交裂变,实现了3 天10 万单的成绩。
有了前期预演,这次礼物说小程序和真功夫合作,营销方案就更加完善:
首先,在全国600多家真功夫门店中铺设宣传物料;
其次,联合拉勾网、猎聘网,邀请1000名HR为公司同事送粽子;
最后,与咪蒙、六神磊磊等数百个自媒体大号合作,给粉丝送粽子。
范围一步步扩大,吸引数百万用户参与,最终实现全网过亿次曝光。礼物数据显示,端午节期间,粽子礼盒的复购率高达56%以上,其中单一用户最高消费金额高达12万。送礼高峰日期出现在6月12日至14日,用户社交裂变成果超出预期。
为什么要进行三步走的整合营销?温城辉表示,“礼物说”其实做了海、陆、空三个战场:海军是实体店和户外广告;陆军是公司的hr;空军是线上的公众号。
“用户回访要靠品牌心智,送礼就想起礼物说。所以小程序推广应该按品牌心智来打造,而不是流量思维。”温城辉称,他想让用户在公司群里、上下班路上都能看到礼物说。
今年4月,“礼物说”获得1亿元C1轮融资,宣布All-in小程序。随后就铺开了密集的市场推广,先是花费重金买下了咪蒙的头条广告,后又在公交车站、影院TVC上投放了很多地面广告。
影院TVC投放
地面广告让人形成印象,但最终能否谈成合作,还要看具体的产品和服务。温城辉认为,品牌、企业和KOL和“礼物说”合作,主要因为三点:一是“礼物说”成立早,已经积累了一批品牌资源;二是更多考虑对方的需求;三是策划案让对方很容易理解。
具体来说,真功夫等传统供应商,看重礼物说的线上营销策划能力;企业HR希望以更有趣的送礼方式,加强员工之间的互动;KOL要给粉丝送福利,希望短时间覆盖多个用户,奖品数量大、用户参与方式简单、物流服务稳定的“礼物说”,就有与之合作的基础。
千万推广资源砸向小程序
为什么送礼场景更适合微信
很多人好奇,礼物说小程序推广的总成本,以及单个用户的投入产出比。温城辉表示,小程序的推广成本在千万元以上;用户获取成本方面,无法准确计算,“如果是流量思维,微信里获取用户几乎不要钱,如果算上户外广告,可能是天价”;至于用户复购率,还有赖于后期运营,至少把周期拉长到1个月才能看出来。
礼物说创始人温城辉
事实上,早在2014年,专注送礼场景的“礼物说”,就已经是社交电商领域的资本宠儿。相继获得多个投资方数千万美金融资后,“礼物说”一年时间就积累起2000万用户。但之后整个电商行业遇冷,“礼物说”的发展速度也开始放缓。
直到今年2月内测礼物说小程序,温城辉才发现送礼场景天然适合微信生态。“礼物是个本身存在的市场,我们是线下场景的搬运工。只不过,在微信里送礼行为可以更高频。”
“社交电商的关键在社交,必须要依托场景。用户在App中更多是获取资讯,但微信里更多是朋友互动。”在温城辉看来,礼物说小程序,其实是一个“为用户提供增强聊天的小工具”,是微信发文字、语音、红包功能的自然延伸。
正因如此,礼物说才打出“像发红包一样发礼物”的口号,希望培养用户用小程序发礼物的习惯。“虽然这个需求不可能像发红包那样高频,但微信10亿用户的基数摆在那儿,只有一部分转化,潜在市场也是巨大的。”
具体来说,微信中主要有三种关系:人与人、人与群、公众号和粉丝。这就是礼物说小程序重点挖掘的地方。温城辉一直把“礼物说”当成社交产品看待,它符合社交的网络效应,“从0到1最难,后面就相对轻松了。”
在他看来,社交电商在微信强社交关系的基础上,更容易以“细水长流”的方式取得用户增长和营收。“微信红包使得人们发红包的频率大幅增加,可以预见,在微信上因为好友聊天、送礼、砍价或拼团而引起的消费,频次会比线下或传统电商平台还要高。”
数据显示,内测期间,礼物说小程序的用户次月留存率达到26%,高端用户的客单价达到350元。温城辉透露,一位明星客户已经在“礼物说”上花了72万元。之后,“礼物说”将针对高端用户推出会员体系。
目前,礼物说小程序正在大力推广期,尚未实现盈利。“礼物说”的主要营收来源,依然是原有的导购、实体店等业务。
新媒体运营到底是做什么的?
新媒体运营的门槛相对低,没有经验也能从事,答主就是从机械行业转过去的。新媒体运营最主要的工作是内容运营:申请运营平台→整理素材→分发→数据反馈。
辅助其他的是平时活动策划、文案书写、产品上线、网站优化等。
01-申请运营平台免费运营平台譬如头条号、微信公众号、微博、企鹅号、网易号、搜狐号、新浪看点、一点号/凤凰号、大鱼号等。
02-整理素材素材包括文章、图片、视频、音频,主要以文章(图片并茂)和视频为主,容易得到推荐和阅读。
前期建议多为原创内容,中期增加伪原创。注意图片选择、文章排版、视频内容,容易吸引用户点击、留言、转发。
03-内容分发就是在上面提到的运营平台分发你的内容,一般是全方面运营,因为同一篇文章可以用同一个账号在不同运营平台推送,即一稿多投。
但重点运营目标用户所在地,和流量较大的平台,所谓的“二八法则”,核心平台核心用户。
04-数据反馈就是数据运营,每次推送完后,记得记下推送效果,包括什么推荐量、阅读量、评论量、分享量等。
推荐量多说明平台喜欢这样的内容,阅读量、评论量、分享量大说明用户喜欢这方面的内容,什么时间推送容易获得流量等。推送效果可以从数据分析出。
其实,没什么难的,只要你愿意挑战,能吃苦,能接受并快速学习新东西,用心了什么都能做好。
35岁转行IT可行吗?
个人长期从事互联网行业,就我目前看到的情况,35岁转行IT基本上是完全没有可能性的,原因大概有以下几点。
IT行业所需的专业知识,是需要长时间学习和积累才能获得的很多人认为,我去上一些线上所谓的培训班,或者去参加一些什么30天速成班,就可以去找一个互联网行业的技术岗位。
但我可以很明确的告诉你,这种情况是很不靠谱的虽然有很多培训班,甚至敢承诺包就业但基本上这些所谓的就业都是噱头,要么是把你弄去当苦力,要么拿到了培训费后,合作公司就会把你辞退。
如果通过自学或者去网上找资料学习,对于35岁这个年纪来说困难实在是很大,尤其是如果你编程是零基础的话,没有合格的老师给予指导,可能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够学到一些皮毛。
这种自学来的知识对目前的行业来说并没有任何意义。
IT行业的就业前景也并不乐观虽然你在网上可以看到很多It行业的高新报道,,但是如果你仔细看,也会发现很多互联网和It公司正在大面积的倒闭和裁员。
这是因为前几年这个行业实在是太火了,期间掺杂了很多投资的泡沫,这两年经济增长放缓投资寒冬到来,导致很多靠烧钱过日子的公司都很难撑得下去,所以纷纷选择了倒闭,关门。
这就造成了另一个严重的后果,就是有大量的程序员失业竞争越来越激烈,薪资也越来越低,现在市面上想招一个3~5年经验的程序员,非常简单,招聘信息发出来投简历的人,少说几十多则上百。
这些人都是有实实在在的就业经验的,肯定比你一个新入手的要强的太多,所以就算你自学成才,恐怕也很难找到就业机会。
IT行业吃的是青春饭之前很火的35岁职业危机,实际上最先的爆发地就是It行业,程序员在35岁其实就已经到了一个分水岭,要么往专家方面转型,就是说他的技术要强过99%的人。
要么往管理方面转型,在技术过硬的情况下有相应的管理能力和管理知识,可以带领团队完成大型项目。
如果个人能力没有达到以上两项的要求,那么被裁员的可能性是极大的,也就是说就算是一个拥有10年工作经验的,到了35岁的技术岗位从业者,如果没有足够强的个人能力都会被公司辞退。
更别说你一个小萌新刚刚学了编程,刚刚入行的人了。
基于以上几点,我强烈建议你做别的考虑,35岁这个年纪,又是零基础的情况下,真的已经没有办法适应IT行业了。
上面就是关于app拉新促活留存的回答了,同时还做了对如何运营一个App的一些说明,如果关于这个软件拉新你有什么不懂的话可以给我们说明哦。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